【“两路”共铸 心向北京】“两路”精神天下扬刚开一秒传奇发布网
西藏面积广、海拔高、地形复杂,两路途经地区的自然条件极其不利于施。
2014年8月6日,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、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,强调新形势下,要继续弘扬“两路”精神,养好两路,保障畅通,使川藏、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、西藏文明进步之路、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。“两路”精神孕育自10多万军民高原筑路的伟大奇迹,历经一代代交通人养路、护路实践而锤炼升华,其蕴含的时代价值、丰富内涵和教育意义经时间打磨而熠熠生辉,愈放光华。
毛主席诗云,无限风光在险峰。因高寒缺氧、峰险地偏,“世界第三极”青藏高原曾一度成为难以抵达的雪域秘境。川藏(康藏)、青藏公路(简称两路)的出现,打破了自古以原始交通方式进出藏的局面,两路犹如一双有力的臂膀将西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祖国的怀抱。
跨过昆仑唐古拉,劈开石峡通拉萨。二十世纪50年代率先修筑完工的川藏(康藏)、青藏公路,一条是中国最险峻的公路,一条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公路,修筑之难世所罕见。两路绵延均2000余公里,终点汇合于西藏首府拉萨市,成为西藏最重要的交通运输“生命线年前,彼时的西藏只能依靠人背畜驮、渡船溜索等方式往来其间,川藏(康藏)、青藏公路的横空出世,实现了西藏现代公路交通建设“从0到1”的重大历史突破。
今年是两路通车70周年。“两路”精神孕育自伟大艰辛的筑路奇迹,英雄的足迹是两路沿途最闪亮的坐标。雪域高原之巅,生命禁区之上,面对西藏亟需建设公路的现实需要,新中国10多万名筑路军民凭借非凡的勇气、毅力与智慧,一人一锹一镐,以两条公路为依托,在筑路、养路和护路实践中凝结形成了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,顽强拼搏、甘当路石,军民一家、民族团结”的“两路”精神。川藏、青藏公路,以及“两路”精神的深远意义,不在一时,而在千秋。